• <menuitem id="67d33"><p id="67d33"><span id="67d33"></span></p></menuitem>
        • <menu id="67d33"><thead id="67d33"></thead></menu>

          “新中國第一條鐵路”是怎樣建成的

          成渝鐵路筑路軍工扛著“開路先鋒”旗幟奔赴建設一線。 孫貽蓀 供圖

          成渝鐵路養(yǎng)馬河站。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向宇 攝

          掃碼看更多成渝鐵路的精彩報道。

          □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眉靈

          名片●

          成渝鐵路

          成渝鐵路西起四川省成都市,經(jīng)簡陽、資陽、資中、內(nèi)江、隆昌、永川、江津等站點,東抵重慶,全長505公里。它北接寶成、西連成昆、南通川黔,東與襄渝鐵路銜接,并與長江水運相通,是連接西南、西北、華中和中南地區(qū)的重要鐵路干線。

          成渝鐵路1950年6月15日開工,1952年7月1日全線正式通車,是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條鐵路,由中國自行設計施工、完全采用國產(chǎn)材料修建,是中國鐵路史上的一個創(chuàng)舉。

          每天10點半,一列綠皮車都會從內(nèi)江老火車站發(fā)出,經(jīng)隆昌、永川、江津等站點后,進入重慶城區(qū)。在這條1952年建成通車的新中國第一條鐵路——成渝鐵路上,僅剩一對客運列車還在開行。乘坐這趟“慢”火車的,多是來體驗綠皮車的游客。

          同在一條鐵路上,成渝鐵路石板灘站卻極其繁忙,每天有上百趟貨運列車裝載著礦石、糧食、石油、集裝箱等從這里經(jīng)過,出川或入川。

          一“閑”一“忙”兩個場景,仿佛打開了觀察成渝鐵路的一扇窗,由此可窺見70年的風雨時光、建設發(fā)展的崢嶸歲月,更可窺見在推進成渝地區(qū)雙城經(jīng)濟圈建設的當下,一條“老”鐵路如何重新煥發(fā)青春。

          70年間的故事很多,在聆聽這些故事前,需要回到原點:在新中國成立之初,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,這505公里的鐵路是怎么建成的?

          “到了四川,就要把鐵路修起來”

          在成都市區(qū)的人民公園,“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”已屹立百余年,它紀念的歷史就與成渝鐵路有關(guān)。

          在新中國成立前,修鐵路是四川人民最大的心愿。1903年,四川總督錫良上書奏請自辦川漢鐵路,成渝鐵路為其西段。川蜀民眾踴躍認股,促成鐵路順利開工。1911年,清政府宣布“鐵路國有”,轉(zhuǎn)而賣給英、法等國,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由此爆發(fā),四川參與者達數(shù)十萬之眾。

          后來,國民政府重啟修建成渝鐵路,并以修路為借口多次搜刮民脂民膏,但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,仍一寸鐵軌未見。

          新中國成立后,“興建成渝鐵路”得到批準。中共中央西南局抽調(diào)解放軍精銳之師,組建了3萬余人的軍工筑路隊。1950年6月15日,成渝鐵路開工典禮在位于重慶的西南軍區(qū)大操場舉行。

          年近90歲的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退休職工、原西南軍區(qū)軍工筑路第一總隊參謀孫貽蓀參加了當年的開工典禮。對領導們的動員講話,孫貽蓀印象最深的一句是:“共產(chǎn)黨要給人民辦好事,到了四川,就要把鐵路修起來!”

          開工典禮上,賀龍將一面寫有“開路先鋒”四個大字的旗幟,交到原西南軍區(qū)軍工筑路第一總隊隊長李靜宜手中。第二天,3萬余人的軍工筑路隊持旗奔赴一線。

          “依靠地方,群策群力,就地取材”

          修建談何容易。彼時,新中國剛剛成立,百廢待興,還面臨西方國家的封鎖禁運,所需的原材料十分匱乏。黨中央指示,“依靠地方,群策群力,就地取材”。

          舉全國之力支援,鞍鋼的鋼錠、上海的鋼梁、武漢的機車等從江河上運來;自力更生,就地取材,鋼軌靠自己軋制,炸藥用土法自制,所需的129萬根枕木絕大多數(shù)由沿線群眾捐獻。為節(jié)約成本,施工少用水泥,盡量就地使用石材。

          四川人民對成渝鐵路建設的熱情,也讓孫貽蓀印象深刻。

          1950年11月,筑路軍工中的大部分解放軍奔赴朝鮮戰(zhàn)場,中共中央西南局在四川征集了10萬名民工,繼續(xù)修建成渝鐵路。民工在實踐中大膽創(chuàng)新,創(chuàng)造了“壓引放炮法”“單人沖釬法”“杠桿打夯機”“自動卸土車”等技術(shù)和設備,不僅節(jié)約材料,還大大提高了工效。兩年的工期中,先后誕生了2.4萬余名勞模和先進生產(chǎn)者。為紀念筑路民工的歷史功績,后來在內(nèi)江市還修建了“成渝鐵路筑路民工紀念碑”。

          1952年4月至5月,成都陰雨綿綿,泥土黏在挑土的撮箕上,影響了施工效率。軍工筑路隊發(fā)出告示,向群眾征集多余的谷糠。成都人民家家戶戶連夜打谷子,第二天送到成渝鐵路駟馬橋工地。筑路隊當天就收到幾千斤谷糠。

          時至今日,孫貽蓀仍然感慨:這真的就是一條人民鐵路。

          鐵路的開通,改變了巴蜀交通格局

          1952年7月1日,成渝鐵路全線通車,成都、重慶同時舉行通車典禮。

          孫貽蓀作為部隊特派攝影記者,在成都見證了當時的盛況:從火車北站(成都站)到人民北路,數(shù)十萬民眾按方塊列陣,大家敲鑼打鼓,載歌載舞,盡情歡呼,鞭炮響連天。

          四川人民渴盼了半個世紀的鐵路,終于成真!

          當天,成都、重慶分別開出一對彩車,在內(nèi)江站同時停駐。當時年僅14歲的內(nèi)江少年李元鴻還記得,調(diào)皮的孩子趴在鐵軌上,聽火車駛來的聲音;不少年邁的老人在兒孫攙扶下來到鐵路邊,只為了聽一聽火車的笛鳴、摸一摸鐵軌或火車頭。

          “我們用自己的力量,用兩年時間建成成渝鐵路,這是非常了不起的!”西南交通大學鐵路與國家現(xiàn)代化建設研究中心負責人田永秀說,我們黨用事實證明了,中國共產(chǎn)黨不僅能帶領人民馬上打天下,也能下馬搞建設。

          成渝鐵路的開通,更改變了巴蜀交通格局。成都與重慶的時空距離,由以前的船行一周、車行兩天,縮短到13個小時左右;成都、重慶及沿線10多個城市快速串聯(lián),并隨著出入川鐵路通道的相繼建設,逐步與全國各地緊密地聯(lián)系在了一起。

          成渝鐵路通車后,運價大幅下降,物流更加暢通,1200多種過去不能外運的西南特產(chǎn),大量運往華東、華北等地區(qū),榮昌的煤點亮萬家燈火,內(nèi)江的糖甜遍全國。

          車輪滾滾,汽笛長鳴。時至今日,穿越70年的歲月,成渝鐵路依然是成渝之間重要的交通大動脈。“由成渝鐵路引申的鐵路通道經(jīng)濟,影響至今。”田永秀說。

          大事記●

          1950年6月

          西南鐵路工程局成立

          1950年6月15日

          成渝鐵路開工

          1952年7月1日

          成渝鐵路全線通車

          1978年

          成渝鐵路電氣化改造開工

          1987年12月

          全線電氣化改造完成,牽引定數(shù)由1500噸提高到2720噸

          2004年

          成渝鐵路成內(nèi)段進行應急擴能改造,貨車牽引提高到3500噸,成都經(jīng)內(nèi)江至貴州省六盤水市的出川貨運能力得到較大提升

          2009年

          達成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完成,成都經(jīng)遂寧至重慶形成快速客運通道。成渝鐵路客運列車大為減少,改為以貨運為主

          2012年

          全線更換成無縫鋼軌

         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眉靈 整理

          數(shù)據(jù)來源: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局志、四川省志

          推薦視頻

        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_不卡无码福利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视频二区在_中文人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 免费国产拍久久受拍久久 无码中文亚洲制服丝袜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
              • <menuitem id="67d33"><p id="67d33"><span id="67d33"></span></p></menuitem>
              • <menu id="67d33"><thead id="67d33"></thead></menu>